该文档围绕旅业智慧景区建设展开,涵盖项目现状、需求分析、设计的具体方案、实施保障及风险效益等多方面内容,为景区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全面规划。
1. 项目现状与需求分析:景区当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方式单一、营销手段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游客期望快速获取资讯、科学规划行程、便捷购票游览并保障购物质量;景区则希望达到5A级景区标准,保障旅游安全,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数据共享并优化服务体验 。
2. 总体设计:以有关政策为指导,遵循前瞻性、可靠性等原则,旨在建成智慧化旅游景区。采用基于WEB、移动智能终端等多种技术路线,构建包含感知层、基础设施层、应用层、展示层以及支撑体系的总体架构,确定基础环境建设、智慧管理等建设内容 。
基础环境建设:对机房、指挥中心等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无线WIFI系统,完善基础设施,满足信息化业务系统运行需求 。
智慧管理体系:搭建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等系统,实现数据汇聚、分析和共享,提升景区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保障景区安全有序运营 。
智慧服务体系:建设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提供导游导览、智能信息发布等服务,提升游客服务体验 。
智慧营销体系:打造电子商务网站和旅游服务产品分销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实现线上营销和精准推广 。
数据接口开发:设计统一数据接口,规范对接形式、流程和技术,实现各系统数据交互与共享 。
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分层培养机制,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培训,提升景区人员信息化素养 。
项目保障体系:构建组织保障体系,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小组等;健全政策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和考核指标;构筑安全保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实施人才保障,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创新投融资体制,吸引多方资金;构建市场化运作机制,降低建设风险 。
风险分析:存在管理、技术、安全和运维等方面的风险,如项目协调困难、新技术应用问题、网络攻击威胁、运维能力不够等 。
风险管理:建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组建专业方面技术力量,加强安全管理和运维管理 。
效益分析:项目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产业推动作用,如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等 。
招标建议:明确招标范围,推荐总分包模式和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委托招标组织形式,注重投标人资格、评分标准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
进度管理:项目建设周期预计7个月,推广应用周期4个月以上,分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和推广应用四个阶段,各阶段交叉进行 。
项目运营:旨在统一旅游服务产品形象,整合分销渠道,实现精准营销,内容有日常运营维护、信息采编、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和提升营销水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