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施耐德电气重塑数据中心:AI时代的全栈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

发表时间:2025-02-06 14:11:29 来源:产品展示

  在中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数字化的经济背景下,数据中心的角色愈加重要,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应用日益深化的今天。最新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4)》显示,中国目前在用算力中心已超过830万标准机架,而智能算力的同比增速超过65%。这份报告提醒我们,随着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的应用,算力的规模与部署密度正在不断的提高,面对这一背景,施耐德电气在近日的大会上分享了一系列应对方案,定义了AI时代数据中心的解决之道。

  施耐德电气的全栈数据中心理念强调,数据中心不仅是单一的硬件设施,而是一个涵盖芯片、计算、存储、网络等技术的综合体。这一理念由益企研究院提出,致力于将IT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无缝整合。随义务需求的变化,这种自上而下的技术协同能够即时反馈到网络架构中,促使总系统一直在优化。张广彬,益企研究院的创始人,指出,未来的企业要更加敏捷的架构,以适应一直在变化的市场与技术需求。

  在芯片技术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应用Chiplet和先进封装等技术的单个芯片,其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持续增加,使得计算能力也随之提升。然而,单靠芯片的进化已经没办法满足现代企业日渐增长的算力需求,因此,施耐德电气提出了对数据中心的更加高的要求。例如,单机架的功率已经从60千瓦提升至120千瓦,未来甚至有可能突破200千瓦。这使超节点计算架构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将计算、存储和网络性能的优化视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

  随着算力的迅猛增长,智算中心的电力需求预测到2030年将增长130%。传统的风冷系统已不足以应对如此庞大的散热需求,因此液冷技术的应用成为了行业的主要趋势。施耐德电气强调,要实现供电与液冷的有效融合,以确保数据中心的高效稳定运行。这不仅关乎技术更新,更关乎整体能效的提升。

  智算中心所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是负载波动加剧。在传统的数据中心,负载波动通常在5%以内,而在智算中心,这一波动幅度可能达到50%甚至100%。为此,施耐德电气呼吁企业要从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最大限度地考虑智能负载的特性,并主动应对这些挑战。与此相对应,客户对厂商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从初始的标准化产品转向更为灵活和综合的解决方案,涵盖项目交付、成本优化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在大会上,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其针对任意规模智算中心的完整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了从电网到芯片、从芯片到冷源的所有基础设施,以及监控和管理软件,旨在通过创新技术,将当前的AI挑战转变为机遇。其中,模块化设计和高可靠性设备的应用,确保了数据中心在高负载波动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同时,通过高效的资源管理与能效优化,提高了智算中心的运营效率。

  随着数据中心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行业的重要目标。施耐德电气致力于提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接入方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咨询服务,以帮助智算中心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实现安全与高效的运营。

  施耐德电气的全栈数据中心理念,表明未来的数据中心将不单单是计算能力的载体,更是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具备前瞻性的思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技术供应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AI技术的慢慢的提升,数据中心的设计和架构也将迎来新的变革。施耐德电气的创新方案提醒我们,在智算时代的浪潮中,适应变化、增强灵活性与效率,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关键。随着全栈整合的不断推进,期待更多创新解决方案的涌现,共同引领数据中心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