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小程序平台致力于整合并管理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的得物数字资产,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该平台,小程序和公众号等功能纳入公司工作流,以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管理效率。
项目一期的成功推出,使得数字化管理得以实现,传统的线下沟通模式顺利迁移至线上。截至目前,平台已接入多个小程序,实现了用户自主申请角色的能力,以及迅速处理了多条用户投诉,并及时转发至技术上的支持部门。
成员与开发者管理主要依赖手动操作,缺少自动化支持,这在人员变动时造成了权限更新的延迟。
现有的投诉与问题推送系统未能有效与管理流程对接,进而影响整体响应效率和用户体验。
数字资产管理尚缺乏透明度,追踪与管理资产使用情况变得复杂,这给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
作为平台方,我们需有效整合内部工作流与外部微信和支付宝平台,具体拆解如下:
提供一站式工作平台,不同用户角色通过该平台做小程序的在线管理。普通用户可轻松申请体验权限,客服专员则聚焦于处理客户投诉与反馈,管理员负责管理小程序资产。
作为核心模块,统一管理企业内部数据,确保小程序信息、用户、角色、投诉等数据实时同步。
基于线上化目标,从实际痛点和公司基建现状出发,得物小程序平台的核心内容包括:
实现小程序角色的在线新增和移除,确保每一次操作都有记录,同时对接公司的审批流程。
根据上方工作流设计,设计如下表数据结构,用来存储角色、权限、消息等数据。并结合Cursor AI工具,使代码逻辑的开发变得高效便捷。
小程序平台V1.0成功推出,接入多款小程序,多个用户已开通线上权限申请。集成管理平台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
收集的用户反馈显示,投诉响应时间由平均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新的小程序平台提高了处理效率与透明度。
在系统实现过程中,我们要深度接入4个平台(微信、支付宝、飞书、内部系统),涉及的上下游系统超过10个,导致工作流的复杂性远超预期。
接入流程门槛高:微信三方平台、飞书审批流、微信消息服务器,每个都是都独立且较高门槛的接入流程;
依赖大量文档调研:很多微信/飞书功能都需通过查阅官方文档进行探索,导致信息的不确定性;
运维配置的复杂性增加了落地过程中的挑战,需反复与相关团队沟通,以解决网络问题和资源配置。
缺乏运维解决方案。示例,微信和飞书等外网服务器的接入需要处理的运维问题很复杂,而目前的运维工具没办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前端基建待完善。新建一个后台管理系统成本高,新域名、Nginx配置、B端脚手架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去管理。
文档不全。团队在技术上的支持和功能需求上常面临信息不足,尤其在对接微信公网时,缺乏系统化文档影响了问题解决的效率。
拆分清楚每个子系统在整体架构图里所处的位置,是否是关键核心链路还是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优化,根据这判断工作优先级。
现在的AI足够强大,很适合做流程性、确定性的工作。充分的利用好Cursor、ChatGPT、Kimi等工具,让个人效率和产出最大化。强烈推荐Cursor Compose模式,Cursor底层用的claude.ai,它最大的能力是基于当前codebase索引库,所以它生成的代码可以读懂上下文,也能模仿项目里其他的代码写法,更智能。心得总结:
询问的范围Scope,尽量缩小。不然AI给你的答案可能越来越偏,也能理解,范围越大意图理解就偏差了。
准确的意图。可以让AI出解决方案,但一定是基于你现有的上下文足够多,且有正反馈。再强调下,准确的意图
沟通的方案,让AI记录在README.md中。这个方式很有效,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把中间跟AI达成的一致内容,包括背景、设计目标、技术方案等让AI写在Markdown文档中。
技术基础设施及文档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改善沟通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运维侧工具足够多,但缺少一站式解决方案。本质上大家所处视角不同,业务背景也不同,需要从全局视角看运维要做什么,业务方又需要配合哪些场景。
AI工具在本次项目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效率。无论是文档阅读、功能调研还是代码生成,AI工具都能快速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总结,帮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然而,也意识到AI并非全能。它可处理大量信息和基础逻辑,但在复杂的人际互动、视觉设计或独特创新性任务上任旧存在局限。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探索AI的应用边界,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尽管小程序平台的V1.0版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深知这只是一个起点。在后续开发中,将着重于持续迭代与优化,确保平台能不断使用户得到满足的需求与公司发展的目标。
跟业务制定反馈收集机制,以便及时作出调整策略,提升产品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和整体效率。
启动小程序平台的二期开发,专注于整合管理微信、支付宝等外部渠道的得物数字资产。
实现与得物工作流的无缝对接,目标使不一样的角色人员在项目处理中无需进行下沟通或人肉搜索,提升工作效率。
在团队内部进行AI工具的使用技巧分享,尤其针对Cursor和各种AI类工具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