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外界还猜测多瓦尔在会谈期间敦促俄方尽快交付剩余两套S-400防空导弹系统。多瓦尔表示,印俄久经考验的“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在当前不可预测、高度不确定的全球局势下至关重要。分析指出,多瓦尔访俄计划虽早已敲定,但他在当前美印关系跌至冰点之际访俄仍体现出特殊意义,或成为印调整地理政治学战略的关键节点。据悉,自特朗普宣布对印征收25%关税后,特朗普8月6日以“不满印俄能源合作”为由再度宣布对印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导致印对美出口产品面临高达50%的关税。
路透社8月8日报道,特朗普宣布对印征收50%的关税后,莫迪发表强硬声明。莫迪表示,印永远都不可能在农民、牧民、渔民的福祉以及奶制品准入问题上做出妥协,即使他本人可能会因此付出沉重代价。分析称,莫迪虽未提及美国以及美印贸易谈判,但其此番言论显然旨在捍卫印现有立场。印在农业、奶制品、涉俄能源合作上与美分歧显著,将面临总计50%的关税,相当于美“对等关税”中最高一档。对此,莫迪支持者、国大党等反对党虽然立场不同,但都呼吁莫迪对美采取坚定回应,而印产业界则表示担忧。另有观点认为,莫迪正在准备其7年来首次对华访问,表明印可能在对美关系紧张之际调整外交政策,以重新平衡全球伙伴关系。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白宫承诺在美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并采购数十亿美元芯片 图源网络
《日经亚洲》8月7日报道,消息人士称,印产苹果产品或免受特朗普对印惩罚性关税影响,而新款iPhone仍按计划投产。苹果近年来加速在中国以外布局供应链,进一步加大在印及东南亚国家的投资。2025年5月,苹果曾表示二季度在美销售的大部分iPhone将交由印度生产。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特朗普此前多次施压苹果,明确反对其在印生产iPhone,并要求其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8月6日,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芯片征收“约100%”的关税,但在美建厂的企业可获豁免。为缓和关系,苹果承诺在美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并采购数十亿美元芯片。消息的人说,特朗普关税政策仍有几率发生变化。报道称,这项总额1000亿的“美国制造计划”包含的供应商包括康宁、环球晶圆、德州仪器、三星、格芯、博通等。自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以来,苹果宣布在美意向投资总额已达6000亿美元。
Rediff网站、《南华早报》7月26日、8月7日报道,斯里兰卡海关同意放行因“涉嫌虚报发动机功率”而被扣留的比亚迪新能源车。7月,斯海关以“涉嫌虚报发动机功率以逃避关税”为由扣留6批共约1000辆比亚迪新能源车。斯海关称,比亚迪在斯代理商“约翰·基尔斯CG汽车(JKCG Auto)”进口上述批次车辆时申报发动机功率为100千瓦(100 kw),但实际或为150千瓦(150 kw),而二者关税差异显著——前者为每辆240万卢比(2.4 million rupees),后者则高达每辆约540万卢比(5.4 million rupees),总差额达约30亿卢比(3 billion rupees)。对此,代理商否认故意低报功率逃避关税,并提议为30亿关税差额提供银行担保。8月7日,斯海关同意释放涉事车辆,但仍扣留至少6辆检测实际功率。据悉,比亚迪因地制宜调整策略,在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良好,为其扩张奠定基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斯2月解除新能源汽车进口禁令以来,比亚迪仅三个月内就已占据斯新能源车销量约90%,占斯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占有率的11%。分析人士预测,2025年12月,比亚迪主导的新能源车占斯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的份额将达30%。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斯充电设施尚不完善,政府需加快建设,匹配新能源车需求增长。
《印度快报》8月7日报道,印拉贾斯坦邦教育部长迪拉瓦尔(Madan Dilawar)宣布禁止该邦教育部门、潘查亚特部门(Panchayati Raj department,潘查亚特系印农村基层治理机构)、梵文教育部门(Sanskrit Education department)官员及雇员采购外国制造商品,旨在全力支持“印度制造”倡议。迪拉瓦尔称,此举将“提升印本土商品使用率,提振本土经济”,并表示仅当某商品为“必需品”且仅在外国生产时,经部长批准后方可采购,如有违者,将追缴相关款项并予以惩处。此外,迪拉瓦尔还以“朱砂行动”(OperationSindoor)为例,称“中国等国家从对印贸易中获利后,转头去帮助巴基斯坦”,并呼吁印政府机构与公众共同行动。
《印度快报》8月7日报道,印阿萨姆邦政府8月6日宣布允许向该邦“居住在敏感地区且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原住民发放武器许可证。据悉,合乎条件的民众可在8月进行线上申请。阿萨姆邦首席部长萨尔马(Himanta Biswa Sarma)强调,申请者需经安全评估、背景核查,并满足三项核心条件:一是须为“阿萨姆邦原住民”;二是居住地须经官方认定为“脆弱或偏远地区”;三是需证明面临“真实人身安全威胁”。此外,许可证签发后也须接受定期审查与监测。萨尔马指出,该政策针对该邦杜布里(Dhubri)等地区,其中孟加拉占多数,而原住民较少且“经常面临安全问题”。据悉,该邦原住民与孟加拉间存在长期矛盾冲突。近期,该邦“自发民兵”(vigilantes)团体对邦内孟加拉发出“驱逐令”,要求“所有孟加拉裔在7天内需离开阿萨姆邦”。
《今日印度》8月4日发表题为《塔塔咨询(TCS)裁员表明,印IT巨头已错失机遇,失业与阵痛即将来临》的评论认为,人工智能正快速取代大批重复性知识工作,严重动摇印IT产业三十年来赖以生存的根基,而印本土IT巨头缺乏远见、着重套利、忽视研发,已错失重大发展机遇,最终将“自食其果”。作者贾维德·安瓦尔(Javed Anwer)系《今日印度》集团科技版主编。
7月底,印IT巨头“塔塔咨询”(TCS)宣布将裁员1.2万人。尽管官方并未直言,但原因已昭然若揭——ChatGPT、Claude、Gemini等AI工具正在快速取代大批重复性知识工作。在过去三十年信息化浪潮中,印依托英语熟练度、严格遵循指令的文化、大量低成本程序员(薪资仅为美同岗位1/10且愿意每周工作60小时)三大优势获取巨额红利。在人工智能问世之前,印普通程序员几乎就是“人类版AI”——他们负责按照硅谷顶尖工程师制定的规范与程序库批量完成枯燥且重复的技术任务。但如今,这种模式正迅速被淘汰。正如18世纪末工业革命中机器取代手工,更廉价、更高效的AI工具足以替代大量知识型工作,对全球服务业造成结构性冲击。
印政府或许会通过政策干预、强化监管以延缓冲击,但真正的冲击几乎难以避免。这种困境是塔塔咨询、印孚瑟斯(Infosys)、威普罗(Wipro)、HCL、马恒达科技(Tech Mahindra)等印IT巨头“自食其果”。过去二十年,这一些企业坐享“比较优势”红利,但却原地踏步、缺乏远见、不愿冒险,高价收取服务费却忽视研发投入。当硅谷工程师在创造新的编程语言、开源库与创新产品时,印工程师长期局限于低门槛、低创造性的日常运维任务。当中国企业完成从代工厂到比亚迪、OPPO等全球品牌的跃迁时,印IT行业却未能开发出一套像样的手机操作系统、即时通信软件或浏览器。
印本土IT企业长期专注于套利而非创新,其最大的“成就”不过是低薪雇佣“小镇青年”充当“码农”,整个行业并未建立起真正稳固的技术支柱。这一些企业从未意识到,印能成为IT服务大国是多重偶然叠加——欧洲企业依托殖民时代积累的财富与知识产权红利不屑干外包工作,而中日韩则受制于英语能力,同时美国人力成本过高。然而,印IT巨头非但没有珍惜这种运气,反而沉迷于“我们是全球天才科技巨头”的幻觉之中。当人工智能2010年代末开始显现为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时,印企依然无动于衷,它们并非缺乏资金,而是缺乏远见与战略定力。
报应终将到来,建立在套利与低成本劳动力之上的产业体系必然在技术革命面前倾覆——2025年只是序幕,随着ChatGPT 5发布,未来三到四年AI系统将全面接管印IT巨头的大部分业务。届时,人类只需承担高复杂度、高创新性的工作,正如市值4万亿美元,却仅有2.6万名员工的英伟达(NVIDIA)那样。相比之下,塔塔咨询超过60万的员工中的大多数都将直面冷酷事实:ChatGPT等AI工具能更快、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完成他们的全部工作。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